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

回望初心担使命 薪火相传勇前行 ——医学院2025级学生1803、1805党团支部携手参观校史馆、李佩陈列室及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

  • 文字:王丹芸、陈驰 摄影:王丹芸、陈驰
  • 日期:2025-11-11
  • 9

       为深入了解学校发展历程与精神传承,感悟老一辈科学家的家国情怀与教育初心,增强新生的组织归属感,10 月 26 日上午,医学院 2025 级 1803、1805 党团支部,赴校史馆、李佩陈列室及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开展参观学习活动。此次活动使党团青年在回望历史中汲取精神养分,为今后投身科研学习、践行使命担当筑牢思想根基。

       在校史馆,同学们随讲解员走过历史沿革、科教育人、两院院士三大展区。系统了解学校从早期招收实习员到更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发展脉络,明晰“科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展区内院士的手稿、科研工具实物,让“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从文字转化为前辈科学家的实践缩影,加深了同学们对校史精神的理解。

       随后走进李佩陈列室,同学们通过珍贵的照片、信件、授课记录等展品,认识了这位被誉为“国科大之母”的创校元老。李佩先生对教育事业执着坚守、严谨治学的态度与淡泊名利的品格,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参观者,大家对“教育初心”有了更真切的感悟。

       紧接着,同学们在党旗的引领下,徒步半个小时,奔赴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带着时光的重量,展厅内陈列的研究设备、老照片与手稿,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科研工作在老一代人手中是如何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听讲解员讲述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科学家的生平事迹,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用一生践行对国家的承诺。有同学感慨道:“与前辈们在空白中用算盘完成计算相比,我们如今的实验条件优越太多,更应珍惜资源,在医学探索中发扬迎难而上的精神。”大家一致认为,老一辈科学家在艰苦环境中展现出的专注、坚韧与爱国情怀,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应当内化为日常科研中的执着与定力。

       本次参观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校史教育课,更是一场精神洗礼。党、团支部的同学们在回望学校历史与前辈事迹的过程中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未来将以务实的行动投入科研与学习,在平凡的实验台与数据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科教报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