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

首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 存济医学院
  • 日期:2018-01-16
  • 12361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国家科学院院士、原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担任首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

 

徐冠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国家科技部部长

       遥感应用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1979 年 - 1981 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从事遥感数字图象处理研究。曾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所长,研究员。1992 年 1 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93 年 2 月,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1994 年 8 月至 1995 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95 年,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1996 年 6 月,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地学部主任。1998 年,任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2001 年 2月至 2007 年 4 月,任科学技术部部长。

       徐冠华院士在卫星数字图像处理研究方面,发展了边界决策、训练样地分析、图像分类、图斑综合、生物量估测等理论和技术,研制成功中国最早的遥感卫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发展了遥感综合调查和系列制图的理论和方法,领导编制了第一部再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与系列制图技术规程,在分类系统、制图比例尺、技术流程、专题图种类等方面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领导的“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课题在空间遥感应用规模、技术难度和时间要求上均取得突破。代表作有《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与监测》等。

董尔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

       担任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副主编,Chinese Medical Journal 副主编,医学科学报副主编,中华高血压杂志副主编以及其他10 余家杂志副主编或编委。《血管生物学》(第 2 版)主编(本书荣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10000 个科学难题(医学卷)》副主编。任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华夏医学科技奖理事会指导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心血管基础研究,曾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发表论文百余篇。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葛均波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心脏病学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亚太介入心脏病学会主席,美国心脏病学会国际顾问。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先后承担 863 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20 余项,发表 SCI 收录的通讯 / 第一作者论文 150 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 10 余项;主编卫生部《内科学》全国统编教材、《Intravascular Ultrasound》等中英文学术著作 6 部。

何维  现任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兼职)、常委

       农工党成员,研究生学历,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教授。1997年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副主任、主任。1998-2002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2001-2004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法人代表)、所长。2002-2008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2008-2013年任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主持工作)、司长,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主任,“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2010年至今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何为无  北京傲锐东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泛生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美国Emerging Technology Partners, L.L.C.投资公司创始人和首席合伙人,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Chinese Bio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 (CBA))董事会成员。美国马里兰大学Robert H. Smith商学院资深教授 (Senior Fellow),美国马里兰大学生命科学院董事会成员。

       198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获生物化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美国Baylor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获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MBA。曾获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项目资助,麻省总医院医学发现奖。

李德福   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同时担任永泰红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部分下属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永泰红磡养老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部分下属企业董事长,中国银宏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副会长,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常务理事。

       南开大学历史系学士学位,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投资管理专业学习,研究生班毕业。南开大学金融工程管理学院攻读高级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曾参与编著出版了《思想者产业》等12部专著。

刘以训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生殖生物学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生殖生物学研究。在80年代初他首先发现GnRH对子宫有直接作用。近年来提出颗粒细胞(GC)产生的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及膜细胞(TC)表达的抑制因子(PAI-1)对调控卵泡破裂起重要作用的新见解。GC与TC在有关激素刺激下,协调tPA与PAI-1基因表达而诱发排卵,同时首次发现GC合成的孕酮可被TC利用合成雄激素,GC和TC的相互作用是卵巢合成雌激素的前提并利用这个系统进一步扩展研究了精子发生、黄体萎缩和分娩等生理过程的作用,取得了重要成果。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被国内外有关文献频繁引用。

强伯勤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分子生物学家。1962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

       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八核苷酸限制酶SfiⅠ,合作鉴定出第二种八核苷酸限制酶NotⅠ的识别特异性还发现了新酶NalⅢ,NlaⅣ和MslⅠ构成了基因工程高产菌株,提高限制酶或甲基化酶产量10-100倍以上开展过创新霉素产生菌质粒的基因克隆。1993年起从事人类基因组研究,主要领域是脑发育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饶子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

       中国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清华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南开大学校长,天津市政协副主席。现任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院长。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联合会(IUPAB)主席。

       在Nature上发表了SIV-MA的晶体结构,首次提出HIV及其家族分子的装配模型在Cell上发表了H Factor Ⅸ EGF-like Domain与Ca2+结合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果,揭示了该复合物的生物学机理在2003年SARS爆发期间,成功地解析出第一个SARS病毒的蛋白质-3CLPRO及其与抑制剂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为抗SARS药物的发现奠定了重要的结构基础,论文在PNAS上发表。其研究组已经系统地表达出200余个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蛋白质,解析出50多个重要蛋白质的结构。

石远凯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

       石远凯教授现任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国家药品(抗肿瘤)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亚洲临床肿瘤学会副主席、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抗肿瘤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会长等职务。

       石远凯教授长期从事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在淋巴瘤、肺癌、消化道癌、乳腺癌、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等实体肿瘤的内科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及其相关的转化性研究工作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王红阳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

       肿瘤分子生物学与医学科学家。1992年毕业于德国乌尔姆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国际合作生物信号转导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主任。

       长期从事恶性肿瘤的基础与临床防治研究,对肿瘤的信号网络调控、肝癌诊断分子标志物与药靶鉴定及应用等有重要建树。在国际有影响的主流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十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14)等。研发的肝癌诊断试剂已获CFDA批准用于临床。

王陇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

       王陇德现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控制技术和策略专家组成员、UNAIDS亚太地区艾滋病控制和发展领导论坛指导委员、卫生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组”首席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首席专家等职。曾任甘肃省卫生厅副处长、副厅长和厅长,国家卫生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王陇德长期在公共卫生领域从事行政管理、流行病学和公众健康促进专业研究工作。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The Lancet》、《AIDS》、《中华医学杂志》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多部专著。

王小凡  癌症生物学家,杜克大学Donald and Elizabeth Cooke终身讲席教授,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主席

       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并在当年举办的首届“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赴美留学。1986年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之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在杜克大学开始他的独立学术生涯,现任杜克大学Donald and Elizabeth Cooke终身讲席教授。

       王小凡教授在细胞信号转导、DNA损伤与修复、肿瘤微环境等多个癌症相关的领域均有重要发现。 从2006年,他开始担任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的副主编,是JBC建刊百余年来的第一位亚裔副主编。2012至2013年,他担任北美地区最大的具有近三十年历史、两千多会员的华人生物学会“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SCBA)主席,是担任该职务的首位大陆出生的学者。

徐安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国家“十一五”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专家、“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徐安龙教授长期从事分子免疫学的研究,回国后先后主持了多项国家的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973项目、863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国家发改委国家工程中心项目以及欧盟第六框架项目。

        徐安龙教授主要学术成就集中在适应性免疫研究的两个方面,一是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多样性的鉴定、进化分析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二是适应性免疫的起源与进化。自1996年回国后在国际SCI刊物上发表100多篇论文。

曾益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

       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北京医院院长。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年获颁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颁出的第一枚大银质奖章,2012年获广东省科技突出贡献奖。200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恶性肿瘤发病机制研究:在鼻咽癌遗传学研究方面陆续获得突破性成果,明确了鼻咽癌遗传易感性,定位并鉴定了鼻咽癌家族性遗传易感基因,发现了多个散发性鼻咽癌易感基因;在鼻咽癌发病机理方面,首次明确了鼻咽癌发病相关的EB病毒亚型,发现多个重要的致病相关变异;首次分离鉴定了鼻咽癌肿瘤干细胞,提出基因组不稳定性是肿瘤干细胞起源的新学说,有助于阐明肿瘤复发机制。

张先恩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2013年5月至今,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PI研究员、中科院生物大分子科教融合卓越中心特聘研究员。1982年获湖北大学学士学位(生物学),以后分别在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和中科院微生物所获硕士学位(微生物学,1985)和博士学位(生物化学,1995)。1993年起任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研究员。1992年起历任中科院武汉病毒所、中科院武汉分院和国家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领导职务。曾先后在加拿大、美国和英国相关学术机构从事合作研究。从事生命科学与分析科学交叉研究,涉及:分析病原微生物学、生物传感、细胞分子影像、纳米生物学等。曾担任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司长,从事国家基础研究的宏观管理,发表或主编“我国基础研究繁荣发展30年”、“新李约瑟命题”、《国际科技奖励概况》、《科技创新与强国之路》等著述。

赵继宗  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系主任,世界神经外科联盟执委,Dandy 神经外科学会中国主委。获得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3项,北京市和中华医学科技1等奖2项。2012 年获得Dandy神经外科学会奖章。曾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国家神经系统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神经外科临床与临床基础研究。主持制定了我国《临床诊疗指南 - 神经外科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 神经外科分册》。在国内率先建立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平台,开展脑认知临床转化研究,将神经外科手术从脑解剖结构保护提升到脑功能保护,推动我国神经外科治疗达到国际水准。